近年来,农贸市场不断面临着生鲜电商、线下社区门店等新型商业业态的冲击,却仍然发挥着市场中流砥柱的作用。

在不断的市场变化中,作为老百姓一日三餐的供给所,农贸市场应当如何转变,让老百姓的“菜篮子”、“米篮子”拎得更舒心呢?

社区商业前几年热了一阵子以后,今年又热起来了。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与支持,也促进了行业的投资,传统的业态在升级改造,新业态在进驻,各种变化渐渐显露出来,一旦合拢,就会发生“旧貌换新颜”的重大变革。

去年,位于真如的高陵菜场,经过一年的封闭改建,摇身一变成为了高陵集市,现如今更是被真如板块冠名为“真如·高陵集市”。

海派文化+数字化,新型菜场“高陵集市”的创新之路

高陵集市的前身是高陵菜场,是上海菜场2.0版本的标杆,也是上海唯一一个全国模范型菜场。菜场有3000多平米,周边居民购买需求量大、人气很旺。

海派文化+数字化,新型菜场“高陵集市”的创新之路

这个菜场是摊位数量超过了300个、真如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菜市场,这也造成了菜场的违建和传统的经营模式饱受诟病,真如镇镇政府、社区和街道办认为菜场转型升级迫在眉睫。

在这样的背景下,高陵菜场于2019年开始改造,2019年12月30日重新开业,升级成为了新型集市“真如·高陵集市”。

海派文化+数字化,新型菜场“高陵集市”的创新之路

改造后的“高陵集市”是一个社区和商业紧密结合的个体,将社区居民多项需求归并在一个屋檐下。
集市共分为上下两层,一层是高陵集市,占地3600㎡,开设了上海特色小吃馆,12家老字号入驻,有130多个菜场摊位,保留了传统菜场的功能。
海派文化+数字化,新型菜场“高陵集市”的创新之路
海派文化+数字化,新型菜场“高陵集市”的创新之路
海派文化+数字化,新型菜场“高陵集市”的创新之路
二层是社区服务的平台,占地2700㎡,普陀区同心家园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中心高陵片区,融入真如镇街道片区服务中心,党群共享空间,老人日间照料,社区食堂,便民服务站、儿童成长中心,社区大舞台,共享健身空间等,打造丰富的社区交流空间和活动场。
海派文化+数字化,新型菜场“高陵集市”的创新之路在高陵集市,遛娃、用餐、买菜、购物、健身锻炼、免费理发、拍照打卡……你所需要的所有生活服务需求,在这里就能一站式解决!

一层与二层,时刻在发生着双向的导流。老年人去二层活动、就餐,走时不忘到一层买菜消费,青年人到一层吃小吃、逛菜场,也会好奇地爬上二层,探索那里的社区健身房、少儿活动空间。

集市采用了ppp模式,街道的财政资金投资了二层2700㎡的公共区域,首层市场化运作的菜场部分由瀚立商业管理(上海)有限公司投资,并统一由瀚立商业对项目进行整体的运营管理。(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,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。在该模式下,鼓励私营企业、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,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。)

海派文化+数字化,新型菜场“高陵集市”的创新之路

高陵集市的整体装修、装设风格为上海石库门弄堂形式。

海派文化+数字化,新型菜场“高陵集市”的创新之路

再加上上海小吃馆里引进了小绍兴、大富贵、功德林、沈大成、鲜得来、大壶春等具有海派味道的特色美食。

同时集市将真如700年的历史、普陀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,以瓷盘画形式呈现在文化墙上,向社区居民展示。此举不仅提升了街区的活力与居民的归属感,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。

海派文化+数字化,新型菜场“高陵集市”的创新之路

高陵集市除了将老上海风格融入到集市场景中之外,还引入了一套数字化的体系。

海派文化+数字化,新型菜场“高陵集市”的创新之路

高陵集市搭建了数字化管理平台,打通了计量、追溯、收银等环节,不仅可以实时监测摊位的交易情况,以指导商户经营,还能保证商品安全可溯源。

同时,高陵集市构建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会员体系;运营团队还对特色餐饮进行了传承与升级,包括对一些新的餐饮品牌进行投资、孵化与赋能。

上海实体菜市场的转型发展,从高陵路集市可管窥一斑,把各种社区服务活动设施,与社区商业进行整合,让周边居民能一站式各取所需,各有所乐,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品质生活。

如今,普陀区已有越来越多的街镇打算复制高陵集市的经验,准备通过公司化、品牌化管理的新模式改造菜场或公共空间,让更多居民能在出门15分钟内,就能享受到一站式的生活便利。

相关新闻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400-628-1020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it@wyjs.vip

工作时间:24h在线客服

关注微信
关注微信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